伯魚之母死,期而猶哭。夫子聞之曰:“誰(shuí)與哭者?”門人曰:“鯉也?!狈蜃釉唬骸拔?!其甚也。”伯魚聞之,遂除之。
唯天下至誠(chéng),為能盡其性;能盡其性,則能盡人之性;能盡人之性,則能盡物之性;能盡物之性,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;可以贊天地之化育,則可以與天地參矣。
儒有聞善以相告也,見(jiàn)善以相示也;爵位相先也,患難相死也;久相待也,遠(yuǎn)相致也。其任舉有如此者。
延陵季子適齊,于其反也,其長(zhǎng)子死,葬于嬴博之間??鬃釉唬骸把恿昙咀樱瑓侵?xí)于禮者也?!蓖^其葬焉。其坎深不至于泉,其斂以時(shí)服。既葬而封,廣輪掩坎,其高可隱也。既封,左袒,右還其封且號(hào)者三,曰:“骨肉歸復(fù)于土,命也。若魂氣則無(wú)不之也,無(wú)不之也?!倍煨???鬃釉唬骸把恿昙咀又诙Y也,其合矣乎!”
曾子問(wèn)曰:“祭如之何則不行旅酬之事矣?”孔子曰:“聞之:小祥者,主人練祭而不旅,奠酬于賓,賓弗舉,禮也。昔者,魯昭公練而舉酬行旅,非禮也;孝公大祥,奠酬弗舉,亦非禮也?!?/p>
六禮:冠、昏、喪、祭、鄉(xiāng)、相見(jiàn)。七教:父子、兄弟、夫婦、君臣、長(zhǎng)幼、朋友、賓客。八政:飲食、衣服、事為、異別、度、量、數(shù)、制。